创胜集团 - 全整合型国际化生物制药公司

创胜集团, 生物药, 抗体, 药物研发

创胜集团 - 全整合型国际化生物制药公司

加入我们 联系我们

公司新闻

公司新闻

创胜集团在 ASCO 公布 pH 依赖性 PD-L1 抗体 MSB2311 治疗晚期实体瘤和血液恶性肿瘤的 I 期更新临床研究结果

2021 年 05 月 20 日

苏州,2021 年 5 月 20 日,创胜集团,一家具备生物药研发、临床及工艺开发和生产全流程整合能力的临床阶段的国际化生物制药公司,宣布在 2021 美国临床肿瘤学会 (ASCO) 年会上以摘要形式发布其 pH 依赖性 PD-L1 抗体 MSB2311 在中国晚期实体瘤和血液恶性肿瘤患者中的 I 期临床研究 (NCT04272944) 安全性和有效性数据更新(摘要编号:#e14547,美国东部时间 2021 年 5 月 19 日 5:00 PM)。

此次在 2021 ASCO 年会上公布的研究由北京大学肿瘤医院副院长沈琳教授带领的研究团队开展,是一项旨在评估具有独特的 pH 依赖性抗原结合特性的 PD-L1 抗体 MSB2311 在中国晚期实体瘤和血液恶性肿瘤患者中的 I 期研究。该研究的主要目标是评估药物安全性和耐受性,确定最大耐受剂量 (MTD) 和 II 期研究推荐剂量 (RP2D)。次要目标则包括评估药代动力学参数、免疫原性和基于 RECIST 1.1 评价的初步抗癌活性。

研究分为剂量递增阶段和剂量扩展阶段。在剂量递增阶段,MSB2311 的剂量水平分别设定为 3mg/kg、10mg/kg 以及 20mg/kg,每 3 周静脉注射一次。在剂量扩展部分,在生物标志物表达阳性的患者中,包括 EB 病毒阳性 (EBV+)、程序性死亡配体 1 阳性 (PD-L1+) (TPS≥50%)、高微卫星不稳定性 (MSI-H) 或高肿瘤突变负荷 (TMB-H) (≥10muts/Mb),接受 20mg/kg Q3W 或 10mg/kg Q2W 给药。

截至 2020 年 8 月 31 日的数据,已有 33 名中国患者接受了治疗,包括 27 名既往经过多线治疗的实体瘤患者和 6 名淋巴瘤患者。没有观察到剂量限制性毒性,也没有达到最大耐受剂量 (MTD)。最常见的不良事件 (AE) (>20%) 包括:贫血、甲状腺功能减退、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升高、蛋白尿、体重减轻。13 名患者 (39.4%) 出现了 3 级 AEs,6 名患者 (18.2%) 出现了严重不良事件 (SAEs)。没有治疗相关的 4 级或 5 级 AEs 报告。

在 17 名生物标志物表达且疗效可评价的实体瘤患者中,6 名患者获得了确认的部分缓解 (PR), 客观缓解率 (ORR) 为 35%;其中在 20mg/kg Q3W 剂量组有 4 例 PR 患者,ORR 达到 44% (4/9);此外,在 10mg/kg Q2W 剂量组有 2 例 PR,ORR 为 25% (2/8)。除此之外,根据 iRECIST,1 例患者出现 iPR。7 例当中有 4 例(其中 1 例患者出现 iPR)部分缓解患者肿瘤缩小了 50% 以上,有 3 例患者获得了持久缓解(≥24 周)。另外,在 6 名疗效可评价的淋巴瘤患者中有 1 名患者出现了部分缓解。

此项研究的首席研究者,北京大学肿瘤医院副院长沈琳教授表示:“近年来,肿瘤免疫治疗逐渐成为肿瘤治疗领域的研究热点,在肿瘤综合治疗中发挥了巨大作用,我们也一直在这一方面付出努力。这项研究入组的大部分患者均是既往治疗失败的转移性实体瘤或选定的淋巴瘤患者,该研究表明 MSB2311 在中国晚期实体瘤和血液恶性肿瘤患者中显示了有潜力的初步疗效和耐受性。”

创胜集团全球研发执行副总裁兼首席医学官石明博士表示:“MSB2311 在晚期实体瘤和淋巴瘤患者中显示出了可控的安全性和令人期待的抗肿瘤活性,很高兴能看到我们自主研发的药物可以造福患者,我们将继续砥砺前行,坚持以差异化和可支付得起的生物药造福全球患者。”

 

关于 MSB2311

MSB2311 是 pH 依赖性结合 PD-L1 的人源化抗体。PD-L1 参与抑制了对抗癌症的免疫系统应答。MSB2311 阻断了 PD-L1 和 PD-1 的相互作用,从而重新激活了肿瘤微环境中被抑制或衰竭的抗肿瘤效应 T 细胞功能。MSB2311 使用工程改造去除了和 Fc 受体结合的人源 IgG1。此外,MSB2311 与 PD-L1 的结合引发 MSB2311 被细胞内吞,当进入 pH 值低于 5.5 的核内体时,MSB2311 可从结合的 PD-L1 上解离,MSB2311 可再循环到质膜,并重新与其他肿瘤细胞或免疫细胞上的 PD-L1 结合。临床前研究结果表明,MSB2311 在同源小鼠模型中可高效抑制表达 PD-L1 的肿瘤生长。MSB2311 的两项 I 期研究已于美国和中国完成,目前即将在表达特定生物标志物的中国实体瘤患者中进行二期临床研究。